国际艺术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在世界范围内,西方对艺术金融发展的认知,源自金融体系在与艺术品市场互动融合的过程中,以金融体系为主导,将艺术品作为资产管理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金融创新。从世界范围看,现代艺术金融发展的萌芽至少始于18世纪的中国及欧美国家,而现代形态意义上的艺术金融实践,更多基于基金投资艺术品的探索。
事实上,国际艺术金融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从基金业投资与试水,到银行业不断介入,艺术品投资顾问业兴起,着眼于青年艺术家扶持与公共空间服务的艺术银行兴起,再到艺术品资产管理与艺术财富管理进一步发展,艺术财富管理办公室出现等,艺术金融业务不断由简单向复杂转变,由单一向综合发展,逐步形成了当今国际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在此基础上,艺术金融相关的支撑服务体系不断建构,研究、教育与培训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的业态、新的创新方向不断被挖掘。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尚需深度结合
国际艺术金融发展的基本状况可以用参差不齐、冷热不均的多元化格局来概括。目前,国外艺术金融发展的前沿阵地是美国,重点区域是纽约。美国艺术金融的特点是以贷款人的信誉为基础,通过聘用专家团队进行风险管理,规模较大。此外,美国的法律法规对于艺术金融的支持也比较完善。
20世纪70年代艺术银行的出现是一个重要事件,如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成立了加拿大艺术银行。此后,澳大利亚、挪威、日本等国家先后成立了艺术银行。
在欧洲地区,由于传统文化制约,缺少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类似的法律赋予债权人留置权,加之欧盟现存的债市问题等,令艺术借贷困难重重。卢森堡是欧洲私人财富发展的中心枢纽,也是世界艺术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策源地,但欧洲的瑞士银行几年前已将其艺术顾问部门关闭。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兴起,近年来,移民银行艺术金融机构等提供艺术金融服务的传统艺术贷款机构在市场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亚洲,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艺术金融产品及业态创新层出不穷,在艺术品资产化等方面,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有很多亮点,甚至在不少方面已经显现出领跑国际艺术金融发展的势头。